夏天到了,大家都换上清凉夏装,但是同时,大家都知道日晒是“美丽”的天敌,除了晒黑、晒伤还有什么危害呢?太阳光背后又有什么物理知识呢?跟着小火星学科学,科学认识防晒美一个夏天!

皮肤科医生常利用日光来治疗皮肤病
但是医生每天还要嘱咐患者预防日光的损害
亚洲人不像白种人那么容易晒伤
但是却更容易引起明显的黄褐色晒斑

日晒会造成光老化
无法恢复的深层皱纹
会使皮肤产生黑斑雀斑
甚至引起皮肤癌等等
其中可见光波主要在400纳米到700纳米之间
这段光对皮肤基本无损害
但是超出可见光区
波长小于400纳米
无法“看见”的光

我们称之为紫外线(UV)
习惯上又把400到320纳米波段的光叫做UVA
320到290纳米波段叫做UVB
晒黑是由于人体皮肤细胞中含有黑色素
黑色素是光的强吸收体
差不多能吸收99.9%的紫外线
晒黑实际上是人类避被晒伤的自我保护措施

晒伤是由中波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皮肤炎症
超量的UVB导致细胞的DNA损害
皮肤细胞会自动进入修复状态
用自杀式细胞代谢
也就是晒伤进行皮肤更新
光老化和光致癌是长期日光
尤其是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的慢性炎症反应
由于UVA能够穿透真皮深层
目前认为UVA是皮肤光老化的始作俑者
而光致癌通常发生在光老化的皮肤
防晒霜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
物理防晒像镜子一样是反射光线的
更适合婴儿和敏感性肤质使用
化学防晒里面有化学添加剂
涂在脸上,感觉不搓泥
是用化学添加剂来吸收紫外线
再转化成能量释放出去
在脸上会有化学反应

如果平时上班可以选择SPF15倍
可以有效保护5个小时
5小时后要再涂一次防晒
如果出去爬山、旅游
选择SPF30或以上
防晒时间10小时
最好2~3小时再涂一次
方法二:基础防晒
防晒霜一般2-4小时需要补涂
如果你是经常忘记
还是使用基础实用大法
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
打伞、遮阳帽、围巾、防晒服都上场
如果还是怕晒伤
脸基尼也是酷炫的选择

方法三:不要出门
UVB在正午时的辐射强度
可高达早晚的150倍
所以避免在正午出门
可以起到自我保护作用
对于喜欢宅家里的朋友们,
一个夏天过去,可能还变白咯~
但整天待在空调房也会得“空调病”噢
适当的晒太阳有助于杀菌消毒
还能促进光合作用!(咦?)
怎么晒太阳?
这也是大学问!

时区问题
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避开上午 10 点至下午 2 点
大体来说,这段时间的紫外线强度最高
但由于我国横跨好几个时
却统一采用北京时间计时
因此应该避当地时间上午 10 点至下午 2 点
其他影响紫外线的因素
一般来说,高纬度地区辐射弱
低纬度地区辐射强
高海拔地区辐射强
低海拔地区辐射弱
……
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网站上
提供的实时的地表辐射强度预报图
我们可以通过辐射量
对紫外线强度有个大致的判断
通常选择在辐射量低于 400 时晒太阳会比较好
如果不晒太阳该怎么办
当然,也有爸妈比较忙
不可能每天给宝宝晒太阳
不过没关系,就补充维生素 D 而言
除了晒太阳以外
也可以从鱼油、蛋类和强化食品中获取
现在你会晒太阳了吗?
更多科普文章,请点击
VR电影竟然是这么拍出来的?涨姿势! | 火星前沿
中国超级高铁:时速高达3000公里!|火星前沿
听声辨位夹苍蝇,顺风耳是怎么练成的?| 火星前沿
